• 首 页
  • 机构设置
  • 制度规范
  • 工作动态
  • 支部建设
  • 党建知识
  • 学习园地
  • 重要言论
  • 党员风采
  • 资料下载

    更多
    党员风采

  •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
  • 李时华:千磨万击还坚韧
  • 把名字刻在百姓心中——吴仁宝与宁夏新华村
  • 残疾乡村教师靠妻子背送坚持教学12年
  • 新时期基层宣传干部的好榜样:周恩义
  • 广泛学习宣传彭秀英等14名同志先进事迹
  • 为百姓吃得放心——维护山区食品安全张文
  • 广东茂名市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杜晓娟创先争
  • 一位老支书的情怀:雅斯达电器有限公司党支部
  • 我的根在青藏高原
  • 一位乡村女法官的“百姓情怀”——陈燕萍先
  • 农民群众的贴心人——记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
  • 人民英模:谭彦
  • 91岁高龄的老红军杨德:离岗党员不能有离党思
  • 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马道子村党支部书记朱明
  • 铁血丹心——记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
  • 一身正气为民造福——共产党人汪洋湖先进事
  • 为官就是做事——牛玉儒
  • 县委书记的榜样——焦裕禄
  • 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党员风采

    李时华:千磨万击还坚韧
    发布时间:2017-05-19 17:53:30来源:作者:阅读次数:打印本文
    三月,春暖花开。
      泽园里,学生三三两两,着了春衫,沐浴在阳光中。
      李时华老师没有“享受”阳光。她穿了高领毛衣、长外套,拿一个大水杯,坐在树荫下。看到我们过去,她亲切地笑,让我们坐下聊。
      李时华患有鼻咽癌,一会儿不喝水,嗓子就会难受;免疫力极低,易感冒;患有葡萄膜炎,要避免阳光照到眼睛。
      开朗、爱笑、健谈,这是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。我们几乎忘了她是一个病人。

    “我是个普通人”

    李时华是我校商学院副教授。2008年被查出鼻咽癌中晚期,那时她刚留校任教两个星期。
      “我自己倒不是很难过,听天由命。没有将病情告诉父母、朋友和同事。”然而当时她的情况很不乐观。
      嘴里没有唾液,张不开嘴。牙龈受损,甜的、酸的都不能碰。易累,排队化疗,站了不到一分钟晕倒了……说起这段经历,李时华一直是笑着的。“病我不怕,但治疗的副作用让我很难受。”
      因为放疗化疗,李时华的脖子被烧伤,眼睛、耳朵等器官也受到影响。
      “进医院时很‘健康’,医生都看不出我和我爱人哪个是病人。”李时华风趣地说。
      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(以下简称国贸二班)范振楚说,老师从没告诉他们自己患了这么严重的病。“第一次开班会时,老师不停喝水。跟我们解释说生病了,嗓子干,都以为是小病。”之前,他们甚至不知道老师左眼几近失明,右耳失聪。
      “我是个普通人,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。”
      但李时华会在课堂上讲明自己的情况。“我生过病,喉咙不舒服,所以声音不大;耳朵也听不太清。请大家见谅。”这是她每学期第一堂课的开场白。

    “李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”

    李时华不想让学生觉得自己 “与众不同”,也尽量不让病情影响工作。
      2009年3月李时华返校。由于身体仍较虚弱,不能上课,就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。嘴张不开,不能说话。指导时,学生说,她在一旁听,然后将修改意见写在纸上。
      2009年下半年李时华开始授课。2010年担任2010级国贸二班的班主任。
      “李老师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老师。”记者进入10国贸二班的男生寝室时,几个人正围在一起观看网络上关于李老师的报道,表情认真。
      班长王希彤说 “李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成长。”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很好。四级通过率高达90.4%,六级通过率为60%,专业课成绩也居于学院前列。
      “我想知道学生平时做些什么,几次没打招呼跑去他们寝室,爬上楼他们都不在。”李时华说完笑了。她带的班,男生住5楼,女生住6楼。她扶着楼梯,走一阵,歇一阵。“后来爬不动了,加了班群,在QQ上和他们聊。”
      王希彤说老师经常在群里跟他们交流学习、考研信息,找“有困难”的学生聊天。
      当知道张逸(化名)多次逃课后,李时华在QQ上找他了解情况。“大学生活和理想中的差距太大,我不想学习。”
      “目前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啊,你不该逃避。”李时华开导他“勇敢一点。我一个患了癌症的人,都能那么乐观地生活,你们健康人更应该坚强啊。”李时华和他聊了半个多小时,最后,张逸诚恳地说“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浪费了您很多时间和精力,李老师,对不起!”
      医生叮嘱李时华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。葡萄膜炎致使她左眼的视力由原来的1.2降到0.05,去年6月,右眼也开始出现黑影。
      备课也要用电脑。李时华说课件是前两年视力还好时准备的,但每次上课前她都要完善一下。
      全英文课件,她用中文讲解。声音尽量提高了。她趁学生做笔记的间隙喝水。讲课提到看风水,她说:“我们家装修的时候还看过风水呢!”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。
      “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许会有些小嘈杂,但李老师的课我们保持绝对安静。”2009级国贸一班张检水说。
      “有一次李老师感冒了,上完第一节课后,她显得十分疲惫。我们让老师先放下节课要看的电影,下次再讲课。当时网速不好,无法播放,老师撑着又讲了一节课。”张检水说同学都为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,“但看到老师那个样子,我们更希望她停下休息。”
      “李老师是最让我们尊敬、感动的老师。”李晓英说。
      李时华与学生关系很好。李珊说“老师跟我们像朋友一样。”课间,李时华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聊天。下了课,挽着学生的手一起走。
      学生也很关心、疼爱老师。
      李时华的爱人刘卫东在联建摆摊卖红豆饼。孩子上大学的费用、李时华治病的费用及家里日常开支,除了李时华的工资,就全靠这个摊子来维持。李时华身体好时,下课后去帮他。
      “有一次我晚上10点多打电话给老师,她还未收摊。外面风很大,话筒里老师声音发颤。”李珊一脸心疼。
      “有一次我7点多过去,老师还没吃饭。她拉着我的手跟我说话,手冰凉的。”
      想帮忙,却不敢“轻举妄动”。“老师不希望别人同情她,更不会接受物质帮助。”范振楚说:“我们尊重老师的选择。”大家能做的,就是去买老师的红豆饼。

    “她一直积极努力”

    李时华为学生所称道的,除了乐观向上的态度,还有她的“奋斗史”。
      1986年李时华考入益阳师范 (中专),上课的同时自学英语。1989年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。读书时她成绩很好,她一直想考大学,读研。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。1999年,已29岁的她通过全国成人高考,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,就读英语专业。考研时李时华想考英语,但由于当初英语是自学的,基础不好。朋友建议她报考教育经济。半年里,她每天早上最晚6点起床,然后一头扎进自习室,晚上11:30回寝室。
      在师大读完硕士,她考上湘大的博士。朋友劝她边工作边读书,“当时我的导师把学业当生命,希望他的学生也是。于是我把经济压力抛到一边,专心读书。”她延续考研时的习惯,早起晚归,不过这次是将自己埋进资料室。
      李时华常跟学生谈起这段她最为自豪的经历。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”
      “生活上,老师乐观向上;学习上,从中专考到博士。这两点是最让我佩服的,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。”李珊说。
      这是学生从她身上学到的。
      “她好学,勤奋,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;她一直积极努力,得了这个病还继续工作,课余时间帮爱人卖红豆饼。”商学院谭燕芝教授提到李时华是赞赏的语气。

    “困难总会过去的!”

    目前李时华的病情基本稳定,但左眼视力仍在下降。“以前坐在沙发上还能看清电视机的形状,现在连沙发坐垫颜色也分不清了。”视力不好,她不能写论文、搞科研。她曾一度收集外文资料,准备写文章,但右眼也患上葡萄膜炎后就不敢了。
      “经过那么多年努力,现在什么也做不了。”说到这里,一直笑着的李时华眼眶红了。
      她不是没有心酸。看了湖南教育频道拍的她上课的那一段视频,她说:“我很伤心,原来现在我是这个状况。毕业时多健康!”一阵默然。
      很快,她又笑了。“我这人就是心态好。”教育频道提出要捐助她们,被拒绝了。李时华和她爱人都是一个意思:自食其力。
      “和学校里老师比起来也许我们算困难,但社会上有比我们更困难的人。我们只想自食其力,把日子过下去。”说这话时,刘卫东身上还粘着面粉,46岁的他头发花白,满面沧桑。
      “困难总会过去的。对于身体,我不信我明天会倒下!工作,我不到倒台的那天就一定会坚持!”说这话时李时华像个斗士。“只要病情稳定,日子能越过越好!”
      正如坚硬如钻的红豆,她经历千磨万击,仍坚韧地笑着。

    (学生记者 刘芳芸 周彩丽 程羡宁 李和平/文 李政葳/图)

    (转自《湘潭大学报》2012年4月5日总第792期第2版,原文链接http://xtu.cuepa.cn/index.php?release_id=33458&paper_id=121607)

  • CopyRight 365bet体育在版权所有
  • 邮箱:jgdw@xtu.edu.cn 电话:0731-58293882
  • 网站建设:陈全元